邮箱:tmjy@cqjtu.edu.cn
最新公告
9499www威尼斯分工会2023年度校... 2024年04月23日 9499www威尼斯关于开展2023年博... 2023年04月28日 9499www威尼斯2022年度校级教学... 2023年04月26日 |
重点学科9499www威尼斯重点学科简介 1、土木工程(重庆市一流学科、重点学科) 土木工程学科源于1951年建立的西南交通专科学校路桥科,1960年招收本科生,1985年开始招收桥梁与隧道、结构工程硕士研究生,2001年开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2003年,教育部批准与西南交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桥梁与隧道工程),2006年获得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并成为桥梁与隧道工程博士学位授权点,2009年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8年获得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土木工程学科是我校优势学科,是省部共建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学科。立足西部,面向全国,服务交通,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 学科以山区桥梁与隧道工程为特色,结构、岩土、防灾减灾等方向协调发展,是我国山区桥梁、隧道工程领域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对外开放与交流的学术窗口,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交通行业特色鲜明、国内知名、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区域品牌突出的一流学科。学科拥有包括教授42人,副教授55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青、万人计划、科技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等国家级人才16人次、省部级人才31人在内的一支学缘结构合理、年富力强、总数达到146人的教学研究型队伍,拥有13支省部级科研与教学团队。 学科拥有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4个国家级平台、山区桥梁结构与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15个省部级平台,建筑面积4.6万平米,仪器设备总值2.8亿元,自主研制了技术指标和规模世界领先的结构环境/荷载耦合实验平台(全天候环境箱32×4×3/10m、1200t随机疲劳荷载)、国际先进的特大跨拱桥智能建造与维护综合实验平台、国内领先的隧道及地下结构三维模型实验平台。学科针对山区特殊地理、气候环境,围绕山区大跨拱桥、全装配式桥梁和长大艰险隧道设计理论、施工技术开展深入研究,主持参与了西部山区约60%重大桥隧工程建设关键技术攻关,支撑了包括16项世界之最的桥隧工程建设运维,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10项。 学科在近5年内获批“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一流专业,新增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双主持1项)、国家级人才6人次、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12支,“工程学”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制修订国家、行业、地方标准36部,举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20次,本学科负责人任世界交通运输大会学部委员会副主席。培养的4万多名人才中,涌现出国际著名拱桥专家、长江学者以及包括港珠澳大桥总设计在内的8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近30年我国主要世界级桥梁建设均有本学科毕业生担当重任,已评出的六届60位“中国十大桥梁人物”中,本学科毕业生有18名,占30%。近5年,本学科92%博士、65%硕士毕业生扎根西藏、新疆、云南、贵州、广西等西部地区工程建设一线,用人单位满意度超过95%,为我国交通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享有很高的社会声誉。 2、交通运输工程(重庆市一流学科、重点学科) 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建于1951年,是我国最早的交通学科之一,为重庆市“十三五”、“十四五”重点建设学科。1960年开始道路专业本科生培养,1985年获批道路与铁道工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获批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批道路与铁道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批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获批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17年获批为重庆市一流学科。交通运输工程I导师队伍中现有教授和研究员38人,副教授2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2人,已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学术梯队,拥有“交通土建工程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和省部级平台5个;拥有全环境直道加速加载试验系统筹先进仪器设备,仪器设备总值约6000万元。 学科在山区道路路线与安全、道路路面破坏机理及结构设计理论、道路路基结构设计理论与防灾减灾技术、高性能筑路材料改性机理及开发、高边坡处治、三峡库区公路建设技术与灾害防治、功能型路面新材料与新结构等方面形成了特色和优势,解决了山区公路建设一系列技术难题,许多成果纳入了相关规程规范。2010年以来,获国家和省部级奖40项,其中国家级科技进步奖2项;授权专利116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80余项;承担科研、技术服务等项目230多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0余项,科研、技术服务等费用约9300万;发表SCI、EI检索论文120余篇;出版专著和培训教材30余部,参与编写国家及地方行业技术标准10余部。 学科于上世纪50年代开展川藏公路修筑建设技术的研究。针对山区公路特殊复杂的建设环境,学位点在山区道路安全和灾害防治理论与技术、山区公路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筑路新材料研发与材料再生技术方面形成了突出的优势与特色,学位点参与完成的“废轮胎修筑高性能沥青路面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成果获2015年度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西部山区公路建设和科技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3、力学(重庆市重点学科) 力学学科始于1951年建校初,由理论力学教研室、材料力学教研室和结构力学教研室整合而成。2000年获二级学科工程力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一级学科力学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十四五”重庆市重点学科。工程力学专业2019年获批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科师资队伍包括教授(研究员)17人,副教授18人,拥有2支省部级科研与教学团队,形成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梯队。学科参与建设了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4个国家级平台、结构工程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等多个省部级平台建设,拥有具有学科特色的重庆市沙漠生态恢复工程技术中心以及重庆市沙漠生态科技创新与应用示范基地。力学学科参与了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伟长院士担任主编、学校创办的《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英文版)期刊建设,并主导创办了《应用数学和力学》(中文版)期刊。近年来,在以钟万勰院士、卢天健教授为主编的编委会领导下,期刊保持较高的学术影响力,其核心影响因子在数学学科多年位列第二,在力学学科位列前茅。 本学科针对我国交通建设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需要,围绕桥梁与隧道工程、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中的力学基础理论与检测技术以及沙漠治理与生态恢复中的交叉力学问题开展研究,形成了交通特色明显并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的力学交叉学科,建设了结构合理、年富力强的教学、研究队伍,为交通运输行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2021年在力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了“生态力学”二级学科,丰富了力学学科的内涵,拓展了力学学科的视野和边界。 学科自建立以来,结合我校在土木、交通行业的优势,力学学科与桥梁、道路等工程学科交叉结合,为其它学科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与国内同类学科相比特色突出、优势明显,逐渐形成西部地区具有交通土建特色的重要的工程力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基地。 |